随着健康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,压片糖果作为便捷、高效的保健品形态,备受品牌方青睐。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OEM贴牌代工实现产品快速落地,但在原料配伍环节,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是保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核心。
原料选择与合规性:严守食品安全底线
压片糖果原料涵盖糖类(蔗糖、葡萄糖等)、功能性成分(如维生素、植物提取物)、食品添加剂等。首要原则为合规性:所有原料需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,严禁使用非法添加物。例如,中药类原料需确保“药食同源”资质,并附农残、重金属检测报告;进口原料需通过海关检疫证明。此外,标签标识需遵循GB 7718和GB 28050,避免夸大功效描述,确保广告合规。
配伍比例与稳定性:科学平衡口感与功能
1. 甜味剂配比:蔗糖与麦芽糖醇等甜味剂的比例直接影响口感与溶解性。高糖配方易导致压片粘连,低糖配方需增强崩解剂用量。
2. 功能性成分兼容性:如维生素C与矿物质配伍时,需考虑酸碱度匹配,避免化学反应失效。植物提取物与营养素混合时,应通过稳定性测试验证长期存储中的活性成分留存率。
3. 填充剂与崩解剂协同:选用微晶纤维素、乳糖等填充剂时,需与泡腾剂(如碳酸氢钠+柠檬酸)精准配伍,确保压片硬度与崩解时间达标(通常控制在3分钟内)。
湿度与水分控制:工艺环境双把关
压片糖果对湿度极为敏感。原料水分含量应低于5%,生产环境湿度控制在30%-50%范围内。特别提醒:吸湿性强的原料需密封存储,压片过程中半成品暴露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,避免因吸潮导致的崩解延迟或霉变风险。车间需通过GMP认证,确保温湿度实时监控。
生产工艺适配性:原料特性决定加工参数
不同原料的物理特性(粘性、流动性)直接影响压片工艺。例如:
1. 高纤维原料:需采用湿法制粒工艺,避免粉末飞扬影响片剂均匀性;
2. 热敏性成分(如益生菌):压片温度应低于40℃,并采用包衣技术隔绝氧气;
3. 色素与香精添加:需在后工序低温混合,防止高温褪色或挥发。
压片糖果代加工的原料配伍是技术、合规与经验的综合考验。选择具备GMP资质、拥有成熟配方数据库的专业保健品OEM贴牌代工厂,配合严格的原料管控与工艺优化,方能打造兼具安全性与市场差异化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