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压片糖果的代加工生产中,包衣工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不仅仅是为糖果增添一层靓丽的外衣那么简单,更是解决多种产品核心问题、提升品质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。那么,在哪些具体情况下,代加工过程中会特别需要为压片糖果进行包衣处理呢?
一、掩盖不佳口感:
糖果核心配方中若含有酸味剂、某些维生素(如B族维生素)、矿物质(如铁、钙)或其他功能性原料时,常伴随令人不悦的酸涩味或苦涩味。此时,一层薄薄的包衣(如甜味包衣、薄膜衣)能有效覆盖核心,在入口时首先提供愉悦的甜味或中性口感,大大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,使良药不再“苦口”。
二、改善外观与色彩:
压片后的糖果素片往往颜色暗淡、缺乏光泽,或者核心本身的颜色不够诱人。包衣技术如同为糖果穿上“华丽外衣”,不仅能赋予产品鲜亮、均匀且稳定的色彩(通过添加食用色素),更能打造光滑、有光泽的诱人外观。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视觉吸引力,形成强烈的“第一印象”,也增强了品牌识别度。同时,包衣层也能保护天然色素免受光照和氧化的影响而褪色。
三、隔离空气,保护敏感成分:
配方中如含有易氧化变质的成分(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某些不饱和脂肪酸、植物提取物)或易挥发的风味物质(如某些精油、薄荷脑),暴露在空气中会加速其失效或风味散失。包衣层(尤其是阻隔性能好的薄膜衣)在核心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一道坚实的物理屏障,有效阻隔氧气和水汽的侵入,如同给糖果核心加上“锁鲜膜”,显著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并保持其功效与风味稳定。
四、实现肠溶释放:
当糖果含有需要在肠道碱性环境而非胃酸环境中释放的原料时(如某些益生菌、特定的酶制剂或对胃酸敏感的功能性成分),普通的压片糖果无法提供保护。这时必须使用肠溶包衣材料(如特定的丙烯酸树脂、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等)。这种特殊包衣能抵抗胃液的酸性侵蚀,确保糖果核心完整通过胃部,只在到达目标肠道环境时才溶解并释放内容物,从而保证原料的生物活性与预期功效。
在压片糖果代加工中,包衣绝非简单的“表面功夫”。当核心存在口感缺陷、外观需美化、内含对空气敏感的娇贵原料,或需要精准肠道释放时,包衣工艺便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解决方案。它不仅能显著提升糖果的适口性、美观度和稳定性,更能确保功能性成分准确、高效地发挥作用。
在规划产品时,务必结合配方特性与预期效果,综合评估包衣的必要性与类型,与专业的代工厂深入沟通,共同打造内外兼优的糖果产品。